北京四合院胡同的形成是隨著北京城的形成而變化、發展演進的。大約在五十萬年前,這塊地界兒開始有了原始人居住,不過那時只是住在天然洞穴而已。到了距今大約一萬到四、五千年間,這兒出現了原始氏族公社,開始住上了易簡房屋。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公元前1045年,這兒成了奴隸制的古燕國的都城,叫薊城,可當時的城墻只是用夯土筑成的。到了戰國時期,廣為流傳的《周禮·考工記》明確規定:“匠人營國,方九里,旁三門,國中九經九緯,經涂九軌,左祖右社,面朝后市。”可見那時已非常注重城建制度了,就連城中街道布局都有作了明文規定。以后的兩千多年間,從秦、漢開始,無論是三國、兩晉、南北朝,還是隋、唐、五代和宋朝,這塊地界兒一直都是北方的重鎮。十世紀初,遼朝建立,把這兒當成了陪都,改稱南京,又稱燕京。公元十二世紀,金朝建立,在此建都,稱為中都,中都城里出現了坊、街、道、巷,但至此還沒有“胡同”出現。 乍一看,北京的胡同都是灰墻灰瓦,一個模樣。其實不然,只要你肯下點功夫,串上幾條胡同,再和那的老住戶聊上一陣子,就會發現,每條胡同都有個說頭兒,都有自己的故事,都有著傳奇般的經歷,里面的趣聞掌故多著呢。 因為北京的胡同絕不僅僅是城市的脈絡,交通的衢道,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場所,京城歷史文化發展演化的重要舞臺。它記下了歷史的變遷,時代的風貌,并蘊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,好像一座座民俗風情的博物館,烙下了人們各種社會生活的印記。漫步其中,到處都是名勝古跡,細細品味又似北京的百科全書,不少胡同中的一塊磚、一片瓦都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。從史籍中看,光是“胡同”一詞的寫法從元朝到清朝就有:衖通、火弄、火疃、火巷、火衖、胡洞、衙衕、衚衕、忽洞、湖洞等十多種。 |
四合院中式裝飾設計(北京)總部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古家具文化一條街89號
24小時服務手機:13381115162
聯系電話:010-85775818 VX:sihemy88 E-mail:sihemy@163.com
Copyright(C)Beijing SHMY Archite ctural Design Co.Ltd 京ICP備09092636號-3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8147
版權所有:北京四合茗苑建筑設計有限公司